长期以来,家居业的对外合作模式有两种:引入资本、输出代工。前者为了扩大制造规模,后者为了消化制造能力。如果在思维方法上有所转变,也许能跳出制造所勾画的这个死循环。
制造业占了中国GDP的四分之一,而这块重地,在十年前就慢慢的开始被喊:“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确实,制造业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比如土地、原材料、税务方针;需要积极的贸易关系与货币政策;需要足够的成本优势。这一些因素,中国都在一点点失去。
当然,在大规模制造上,我们仍有不少筹码,所以中国制造,仍是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虽然人力成本已高于东南亚、南亚等国,但我们仍拥有相对西方的高性价比劳动力,和相对这些亚洲邻国的高素质劳动力在一些国家,中等教育尚未普及,每天上4个小时班就认为必须偷懒才对得起自己,完全没有办法适应现代化工厂管理。
在制造业纷纷为自己寻找更多客户、更稳定环境、更优质劳动力时,有些企业将思路打散重组,以全新的思维方法看待问题。博洛尼,中国家居圈领袖级企业,在7月初宣布与有着92年历史的德国阿维库尔曼橱柜公司合资。他们将引进德国的生产线技术、管理经验,并将直接推出中德合资进口组装系列的德国橱柜,理由是便宜。
博洛尼CEO蔡明在说到进口橱柜时,很坦白地承认:中国制造在德国制造面前已无成本优势了。
这似乎是个笑话,但却是事实。实际上在大规模机械制造环境中,德国的成本绝对不比中国高多少。因为他们的费用只来自机器,没有人。德国制造不相信人。只要机器能做的坚决不让人做。考察过程中,蔡明发现德国工厂里没有一个工人,所有的工序,从进料、生产、裁板、封边、质检、成品包装、货物堆栈都是由机器完成。整个车间几乎只需要一个人监控,就能够实现所有的生产。这里的操作工本身就是工程师,他只需要按下按钮和定期排错。
而在规模化的机械制造中,机器的成本永远低于人。国内工厂最不缺的是什么?人!
蔡明直面了这个事实:“既然德国制造又好又不贵,我们为何需要拒绝呢?”他在合资过程吃透了全部进口流程,发现费用最高的是人工组装、安装、服务。其次是运费、税费。他用了一个方法就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不进口整体橱柜,而进口德国工厂制造完成的板件。将人工部分转移到国内完成,同时更高效地利用集装箱空间节省运费,且因为是半成品,相比成品拥有更大的税费优惠。
当然,博洛尼贩卖的品牌仍然是德国阿维库尔曼,这个德国外交部长、柏林市市长、奔驰公司、德国安联等众多政要、跨国公司的高端品牌。但它整合了产业链上所有可用的资源,分步走完成目标:合资整合产品资源,利用进口产品磨练国内服务环节,学习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改造国内工厂,在未来自己做出更具性价比与品质的产品。事实上,蔡明于8年前就聘请了时任阿维库尔曼厂长的HeikoVogelsang先生,对工厂进行全德国思维的培训与改造。在与阿维库尔曼合资后,博洛尼更是详尽了解了最先进的生产制造系统中诸多细节,在研发技术、成本控制、精确制造等方面升级系统。在强化工厂内功后,也能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
利用当下时点的中国企业资本优势(这恰恰是改革开放初期,合资企业的外方优势),整合国际资源,提神自身素质,打造更存在竞争力的分工领域。这也许没有从中国制造直接喊口号到中国创造的有激情,但却扎实地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
长期以来,家居业的对外合作模式有两种:引入资本、输出代工。前者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制造规模,后者为了消化自己的制造能力。如果在思维方法上有所转变,也许能一步步跳出制造所勾画的这个死循环,迎来更多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