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党史上的“冀工印迹”】(9)太行山深处的“秘密工厂”

  1964年五六月间,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提出三线建设问题,随后三线建设开始启动……三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西部,为西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96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复杂紧张。面对空前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决定在长城雁门关以南、广东省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开展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备战、备荒”,史称“三线建设”。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的类似建设称为“小三线建设”。

  河北小三线建设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展开,至1978年进入调整改造期,先后建立了40多个军事工业公司单位,涉及兵器、航空等多个行业,极大的提升了河北的军工备战能力。几代军工人用青春和热血在莽莽太行山中创造了一系列建设奇迹,在河北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企业出山后继续发扬“三线精神”,二次创业,在市场经济的沧海横流中创造了新的传奇。

  从繁华的石家庄市区西行约40公里,在山路间无数次转折后,便能沿着平涉路到达井陉县南障城镇了。从镇政府往西南行进约1公里,大片废弃的人字顶厂房耸立着,三层高的苏式建筑风格的宿舍楼门窗全无,黑洞洞的窗口如一只只眼睛盯着偶尔路过的行人。这里曾是542工程5470厂(泵滤厂)。由此向北约3公里,曾生产出我国自行设计的V8-135水冷柴油机的5460厂(发动机厂)同样荒废了,墙壁倾颓,荒草丛生。

  542工程主产履带装甲输送车,与山西541坦克基地、河南531高炮基地并称为太行山三线建设的“三大基地”。该工程1970年12月起在井陉深山选址建设,对外称“7012信箱”,设有1个总指挥部,下设1个研究所、7个分厂——锻铸厂、光电仪表厂、发动机厂、泵滤厂、机械加工厂、冲压厂、总装厂。

  为赶进度,当时采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在设计尚未批准前,4个项目便于1971年4月破土动工。从各县调入民工16000人,和正式队伍混合上阵,铺开了大面积挖填土方、平整场地工作。至1973年底,5460、5470厂大部分厂房主体工程完成,生活设施也投入施工。

  当时,三线建设是“好人好马上三线”,最好的人才、最好的装备从祖国各地调往三线厂(渭阳柴油机厂)调往5460厂,经历了从繁华城市到荒寂山沟的巨大落差,但他和其他同事一样毫无怨言,积极投身到繁重的基建工作中。旷野里,用席子一围,就建起了食堂;吃水要跑很远到甘陶河边打;晚上借住在老乡家,一刮风满炕都是土。“我们当时的口号是:活着就要拼命干,死了埋在太行山。”路文斌说,那时大家干工作不讲条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公而忘私,废寝忘食。

  石家庄以北,灵寿县苏家庄村西南建起了河北第一机械厂,平山县会口村北部建起了河北第二机械厂,生产反坦克炮弹等;邢台、邯郸分别建起了三、四、五、六机械厂;保定的涞源、曲阳、阜平等地则建起了凌云、先锋等一大批军工厂。

  来自五湖四海的技术精英、建设骨干把军工厂当作第二故乡,普通话是大家的共同语言,奋力建设生产、奉献祖国是大家的共同理想。随着职工及家属慢慢的变多,食堂、澡堂、商店、邮局、卫生所、托儿所、招待所、俱乐部、电影院、灯光球场等配套设施一一建立起来。大山里的工厂如同一个微缩社会,涵盖了各种服务功能。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军工厂里的生活令人羡慕。一卡车一卡车的生活物资从四面八方运进来,分鱼分肉,分蔬菜分水果。5分钱1根的冰棍,2元1罐的液化气,大食堂的方块蛋糕,1角钱的理发,大喇叭的广播,露天的电影等,给很多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深山中的厂房、宿舍和服务设施,见证了无数人的青春奋斗、爱情亲情、童年成长、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承载了无数人的光荣与梦想、挫折与失落。

  当时激情洋溢、热血沸腾的军工人不会想到,多年以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高层决策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军工厂不再是工业的主流,这里产出的枪炮弹药也逐渐没有了销路。工厂出山、人去楼空后,大山深处曾经的繁华逐渐逝去,遗留的躯壳成为失落的工业印记。

  穿过保定市曲阳县韩家峪村,走进曾经的河北先锋机械厂厂区,看着一座座废弃的厂房、空荡荡的宿舍,看着断壁残垣、丛生的草木,很难想象这里曾创造过怎样的建设奇迹,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沿着太行山脉,踏访涞源凌云、华丰等厂的遗址,踏访灵寿一机厂、平山二机厂的遗址,踏访河北40多个三线厂的每一处遗址,观察到的景象,升腾起的感慨都大同小异。如果在地图上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条大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曲线。如果把每个点的转折画得尖锐些,这条曲线就有些像一张心电图的波形了。

  巍巍八百里太行,如一条坚挺的脊梁,衔接起中国地形的二、三阶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是兵家必争的关山锁钥;破除万难,英雄辈出,它是苦难辉煌的革命老区。1960年代中期,当三线建设的热潮席卷全国时,它又以险峻、雄伟、博大成为“备战、备荒”的坚固堡垒。

  1964年秋,主席在《关于军事工作战备问题的指示纪要》中指出:“各省要搞兵工厂,先搞修理,再搞制造。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炸药……”中央确定了关于三线建设要实行“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河北省委战备领导小组经多次勘察、选点,最终决定在曲阳县韩家峪村西南的几条山沟建设河北省第一个枪厂,定名为“河北先锋农业机械厂”,后改名为“河北先锋机械厂”。

  1964年9月26日,工程动工,河北省委有关部门和省政府直属15个厅局的领导亲临现场指挥。保定地区组织曲阳、阜平两县32个公社的5000多名社员,由县长带队,组成班、排、连、营等军事化施工团。整个工地形成了上级领导机关、全厂职工和公社社员总体大会战的局面。大家一起劈山运土,肩挑碎石,平整土地,建造厂房,仅用了56天便完成了15714平方米的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后,在设施安装、技术资料准备和在全省100多个民用生产企业协同完成工装制造的基础上,从1965年3月22日开始做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的试制。没有宿舍,工人们搭起了帐篷;没有床,就垫玉米秸打地铺。大家夜以继日搞研究、试验,5月16日试制成功,前后只用了56天。

  河北先锋机械厂以“双56”传奇及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产出成品枪2222支的优异成绩,受到党中央、的表彰,闻名全国,并逐渐建设成为华北最大的常规兵器生产厂。

  同一时期,共上马了8个军工及军工配套企业,全部建在保定西部曲阳、阜平两个山区县,主要生产半自动步枪、枪弹和手榴弹。这构成了河北小三线建设的第一次高峰。

  1965年4月,到天津市视察时指出,先锋厂建得浅了,河北三线建设尽量靠近五台山一带。

  当时在河北省委第三办公室工作的程竹林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河北省委战备领导小组在总结曲阳、阜平片区三线建设工作时认为,总体建设抓得紧,时间卡得准,成果出得快,但在工厂布局上,进山还不够深,打起仗来还是有点儿不大放心;同时,在工厂内部摆布上过于强调打仗的一面,忽视和削弱了在生产线摆布上应有的合理性。

  按照主席的指示,河北三线建设的第二波开始酝酿,地点选在了入山更深的涞源。

  出涞源县城,向西南方向走13公里,到一个名叫分水岭的小土坡后折向南,再走约1公里,大山和树木的背后,藏着一道山沟。1965年,河北省军区司令马辉将军站在这里,认为这道山沟全部符合三线建设方针。凌云厂的建设,便选在了这里。

  同期,华丰、东方、新华、卫星、红光等厂各自在涞源的崇山深谷之间选定地址,开始建设。

  这些厂,主要生产37高炮榴弹、53式迫击炮弹、火工雷管、枪弹底火、炸药等。配套厂有钢厂、铜矿、煤矿、洞室电厂等4个企业。

  11个项目几乎于同一时期在深山老林间铺开,建筑设计企业之众、建设规模之大、面临困难之多,前所未有。面对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广大建设者激荡勇气,顽强拼搏,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点在山石上凿出了洞室,在荒野里建起了厂房宿舍。

  1966年,“”开始了,三线建设也受到了影响。河北省委战备领导小组撤销,改由省生产指挥部领导三线建设,下属军工组负责具体工作。

  当时在军工组工作的程竹林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尽管当时人心动摇,有一些人阻碍三线建设,但幸运的是,全省军工三线建设系统拥有一支从全省及外省市对口单位选调来的成千上万名优秀人才组成的宏大职工队伍,多数职工坚守岗位,使三线建设工程没有停摆,军工生产基本上保持了正常运转;大量生产、建设物资存储在旷野、河滩或简易仓棚里,未受暴雨山洪的侵袭,也未遭受过盗抢。这支坚强有力的队伍,当初都是一声令下,立即奔赴三线建设前沿阵地的,离开平原走向山区,离开城市走向山庄,作出了巨大牺牲。即使在“”中,他们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发生后,国家急需单兵反坦克武器及各类装备,河北的小三线建设迎来第三次高峰,大多分布在在太行山中南部的石家庄、邢台、邯郸山区。

  从1970年开始,在石家庄灵寿、平山新建一机厂、二机厂,生产反坦克炮弹等;井陉筹建542工程,由7个分厂组成装甲车生产线;邢台山区新建一套步枪及枪弹厂,即三机厂、四机厂;在邯郸涉县新建五机厂、六机厂,生产85破甲弹等。此外,从天津等城市迁往太行南部地区一批军民两用企业,如制药、手推车、棉花机、喷雾器厂等。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广大军工人青春璀璨,激情燃烧,把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变成可能。

  “当时,工厂的任务非常紧,完成上有困难。”二机厂原党委书记韩志说,1976年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非常饱满,各生产线全负荷运转,“外面下着大雪,很多小伙子在车间里光着膀子干活儿。职工们昼夜奋战,吃住都在车间,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真是叫人热血沸腾!经过全体干部职员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

  1973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井陉。山洪向着正在建设中的542工程席卷而来。工地的大喇叭里传出紧急示警,数百名实施工程人员争先恐后跑往洪水袭来的方向,装沙袋、垒土堰,甚至将血肉之躯投入洪水挡住水势。

  “我们当时说,三线厂老军工是‘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路文斌说,没想到,一语成真。

  持续10多年的三线建设,为河北省初步构建起国防工程防御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军工技术人才,配套建设的1400多公里战备公路、5000多公里战备通讯线路为太行山区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工业布局轻重不平衡、重生产轻职工生活、企业依赖政府扶持缺乏竞争活力等问题,也跟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要求国防科技工业由过去单一为国防建设服务向为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转变。这种转变包含两方面:一方面,由单一军品生产向军民结合转变;另一方面,分布在山区的军工企业及配套单位向交通便利的城镇转移。

  据程竹林的回忆文章记录,从1970年代末开始,三线厂首先突破单一军品生产的思想禁锢,尽快向军民结合、亦军亦民方向转变,由“找米下锅”向适合本厂生产条件和有市场生命力的民品转变。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军民结合产品框架初步形成,并不断向较高水准迈进。同时,对山区军工和配套公司进行分类,通过合并5家、输送到对口单位15家、撤销2家等措施,降低了国防工业公司重返城市的难度。1983年起,“引厂出山”慢慢的变成为省领导和国防工业系统上下行动的共识。截至1988年,山区近半数企业基本完成外迁任务,其余企业的迁建工作也不断开展。

  在军品任务不断减少的情况下,1980年后,河北先锋机械厂贯彻军民结合方针,先后研发生产了玫瑰牌20型自行车、大理石切割机、汽车前后桥、细纱机摇架等民品;1993年在保定市南二环建起占地300多亩的新厂区,次年营收近亿元。但到了1998年,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厂子宣告破产。

  1986年,“一无军品、二无民品、三无资金”的凌云厂“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有活儿就干,先解决生存问题。钉炮弹箱子的木工打起了家具,家属为外贸厂织起了毛衣,有加工能力的车间做儿童玩具、折叠铁锹……最终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塑料建材行业打拼出一片天地,建立合资公司,收购德国公司,建成国际知名的百亿级军民结合型企业集团。

  1985年,经历四次停建续建、五次撤销合并,542工程硕果仅存的5460厂、5470厂和542总指挥部联合成立华北柴油机厂,并在鹿泉建立新基地,至2000年全部转移到交通便利的新厂区。通过引进德国道依茨公司的先进的技术,并自力更生研发创新,华北柴油机厂推出了大功率防爆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船用发动机等拳头产品。历年大阅兵中,均有匹配华柴发动机的战车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那是军工人无悔的担当和荣光。

  现在,华北柴油机厂仍会不时组织新、老职工参观井陉老厂。时代发展了,老一代军工人退休了,但他们年轻过、拼搏过,他们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创业深山,又在时代潮流的奔涌中出山二次创业,他们战天斗地的奋斗历史和为国奉献的豪迈人生不会被遗忘,他们用热血凝聚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不会被遗忘——这是中华民族无形的工业遗产、宝贵的精神财富。